行业资讯 2025年06月7日
0 收藏 0 点赞 634 浏览 1206 个字
摘要 :

开源开放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12月20日,由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百度联合主办的Wave Summit+ 2020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在北京举行。百度CTO、……

开源开放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12月20日,由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百度联合主办的Wave Summit+ 2020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在北京举行。百度CTO、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王海峰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他表示,开源开放的精神内涵,已不仅是技术开发领域的协作机制,更是驱动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

百度CTO王海峰:开源开放是驱动技术创新和加速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

王海峰认为,首先,开源开放正在加速科研创新。他表示,科学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放精神,而科技发展的过程就是全人类共享科技成果的过程。开源开放对人类社会过去几百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可以更快追踪到最新的技术进展,并将改进意见以及创新思想迅速进行反馈,形成一个正循环,进一步推动科技的创新迭代。深度学习的发展就是一个例证,大量的科技成果都基于开源深度学习框架研发,通过开源代码的方式共享成果,而这一过程也进一步加快了深度学习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更令人欣慰的是,有很多科研成果都来自中国的科研人员以及技术开发者,中国开源力量正在影响全球的科技创新。

开源开放也正在加速产业创新发展。王海峰表示,在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产业界已经成为驱动开源开放的重要力量。产业界通过开源开放,凝聚全球的创新要素,加速产品的创新和成熟完善,进而促进技术生态的构建。同时,开源软件已经深入到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方方面面,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平台,到各种智能应用,开源软件的品类极大丰富,成熟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推动企业应用技术的效率和创新的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百度CTO王海峰:开源开放是驱动技术创新和加速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

成熟的开源开放技术生态与开放平台,也正在推动社会各界加快融合发展。王海峰介绍,飞桨正在与软硬件合作伙伴一起,加速适配,并将最新成果及时开源开放,提升产业开发者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创新和开发效率。目前飞桨的硬件生态伙伴已经有20家。同时,在产业应用落地过程,来自新算法、新模型、新架构、新硬件等的技术挑战也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的加速创新。例如,百度发布的文心语义理解技术平台,通过集成并全面开放ERINE预训练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算法集、开发套件等,已经汇聚了大量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开发者,应用于金融、通信、教育、互联网等行业。而在产业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也激发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加速创新突破。

本次峰会上,百度还向外界展示了飞桨在产业应用、人才培养、开源社区等方面的生态成果。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功能完备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目前,飞桨已经凝聚了265万开发者,服务10万家企业,创造34万个模型。飞桨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正在各行业、多地域、众领域发挥作用并产生更大的影响。“开源开放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而驱动这股核心动能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将汇聚成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坚实力量!”王海峰表示。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ozi.net/4329.html

管理员

相关推荐
2025-06-07

在数字化阅读与实体书籍并存的时代,图书租赁管理系统正成为图书馆、书店及共享书吧提升运营效率的…

955
2025-06-07

在当今快节奏的校园生活中,外卖已成为学生和教职工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外卖需求的不…

998
2025-06-07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能否用Python实现同花顺自动化交易?” 这个问题,正是当下许多投资者和技术开发…

779
2025-06-07

你是否想过用中文编写一款高效、稳定的多用户聊天软件? 对于中小型团队或个人开发者而言,*易语言*…

1,019
2025-06-07

一、系统架构设计 分层架构: 前端层:用户端(H5/小程序/APP)+ 管理后台(Web) 服务层:抽奖核心…

675
2025-06-07

在数字化时代,二手交易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无论是闲置物品的流通,还是环保意识的提…

470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8:00-23:00

客服QQ

122325244

客服电话

400-888-8888

客服邮箱

122325244@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客服号